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北京火葬场紧张 街头烧纸普遍

 

记者方晓、特约记者熊斌采访报导)2024年新年伊始,大陆疫情持续延烧,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北京市民表示,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火葬场普遍紧张,要排队托人才能火化。同时,街头烧纸祭奠死人的情况普遍,但是疫情的信息在大陆媒体上看不到,尤为令民众焦虑。

北京市民:街头烧纸不断 佐证死人增多

1月3日,大纪元记者采访的北京市民表示,在街头十字路口烧纸,是北京民间祭奠逝者的传统方式。烧纸的人增多,佐证北京死人数量不断增多。另外,大陆媒体不报导疫情真相,导致老百姓人心惶惶,焦虑得不得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市民李先生说,疫情一直持续,没有好转。每天都有孩子请假,一个班级三十多个学生,多的时候12人请假。

“最近很多老人去世了,症状跟新冠差不多。”李先生说,病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中共病毒),医院不允许这么说、不给这么写,“他们也不告诉你是啥病,给你写一堆,偏偏不提新冠。”

“我一个朋友的父亲得了肺炎,住院十多天之后去世了;我朋友的母亲去年去世的。”他说。

李先生还表示,北京的火葬场、殡仪馆普遍很紧张,要托关系(才能排上队)。正常情况下,家里发丧都是白天,现在死人多了,24小时不停地烧。现在很多殡仪馆都在扩建。

李先生透露了一个现象,可以佐证北京大量死人。他说,看街头十字路口就能看出来——家里有死人的,会在十字路口烧三天纸,这是北京民间的一个习俗。有人去世的人家要在十字路口烧纸,拿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圈、画一个出口,朝向哪边……都有讲究的。在一个街头一数就知道了。

在中国民间有三大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民间祭祀多用冥币——一般将黄纸、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焚烧给死者,据说这种纸钱就是阴间人花的钱。纸钱习俗早在古代就有了,人们多少年来一直以焚烧的方式送给亡灵。

2023年清明节前,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科学园南里的市民贾先生向北京媒体反映,近年来,每当清明节、中元节临近,就有市民夜间在十字路口烧纸。“这一两年是越来越厉害。一到日子,晚上的时候就开始烧,烧得非常恐怖。”

李先生说,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是鬼节,市民会烧纸祭拜。除此之外的其它日子,在街头烧纸的,都表示家里新死了人,现在这种情况是不少的。

李先生提到,去年10月底,时不时在晚上6点到9点之间,总会看到有人在烧纸,看地上有多少纸灰堆,就知道又死了多少人了。

他说,他住的楼房,都是教授级别的人才能分到的房子。近年死了很多老人。有的人很长时间不见了,一问才知道这人早就去世了。但是当时这人死的时候人们不知道,只有原来单位的领导以及这个人退休后还与之有联系的人可能知道他去世了,低调处理。

李先生表示,现在北京所有的陵园都不让烧纸了,官方不鼓励烧纸了。

他说,现在世界上的一大邪教就是共产党,是人类的最大威胁。它主导的世界就是地狱。现在中国就处于地狱中。现在大学教授、老师甚至是中学老师,还有一些官员,尤其是处级干部以上的高官,私下交流时都是这种认识。“高级知识分子还有高官,他们是不接受中共的脑子的。中共高层也很清楚这种情况。”“中国现在就差导火索,中共说完蛋就完蛋。”

北京市民:媒体不报疫情 市民人心惶惶、极度焦虑

北京市民王先生对大纪元记者说,疫情的状况在媒体上基本见不到。身边有发烧感冒的、嗓子疼的人,基本都不敢去医院做检查 ,因为医院里全是人,怕染上其它病、互相传染,顾虑特别多,“现在不是说有大概六七种病毒同时流行吗,包括新冠病毒。因为我去年年底去医院开药的时候,呼吸科全是人。我已经很少出门了,怕出门染疫。”

“感染了病毒,吃药也不管用,都是靠自己的抵抗力吧。医院里聚集很多症状比较重的,如高烧不退的、已经变白肺的。我有朋友高烧一直都没有退,有时候高烧到40度,烧得都不行了,到医院也没什么办法,有的直接洗肺,但是还不知道能不能排上队。”他说。

王先生表示,“大陆媒体上是看不到这些报导的,这些信息都不公开,公开的信息全都是假的。所以老百姓现在人心惶惶,焦虑得不得了,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能不聚会就不聚会,能在家待着就在家待着,但是在家待着就很焦虑,没有运动,身体又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就很迷茫。有的人就是两点一线:工作单位和家这两点,一线就是工作单位到家,其它地方都不去,吃饭就叫外卖。但是外卖到冬天就害怕,就产生了更大的焦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2024年第一天 北京儿童医院人满为患

IP属地为北京的网民“上进德温1B7I”2024年1月2日发视频说,2024年第一天,北京儿童医院内科门诊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焦虑和担心。叫号窗口前家长排队排成了长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忧。

视频显示,当天,北京儿童医院内科门诊人来人往,大厅人满为患,大部分人都戴着口罩。

2024年第一天,北京儿童医院内科门诊人来人往,大厅人满为患,大部分人都戴着口罩。(视频截图)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