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纽约时报》为何总是劝人不要上大学(2)


《纽约时报》为何总是劝人不要上大学
By Thaddeus Atreides 译:meihelen
编者按:有位《纽约时报》的读者发现,报纸的网站上似乎总会出现那些劝人不要上大学的文章。为什么《纽约时报》的编辑会对这一选题“情有独钟”?高等教育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教育是“打移动靶”
今天,不管你跟谁讨论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发现每个人都对教育(特别是什么构成优质教育)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读报时你会看到一系列的专题:金融消息、对外政策、社会和文化资讯、世界新闻,以及不断扩展的新技术领域。你需要多少“现有知识”以便消化报纸上的信息,使它们对你的现实生活有用呢?你怎样才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机会呢?你怎样决定这些信息对你来说是否相关呢?
和大家一样,你的第一个答案可能就是教育,你所受的教育是使你能够以合适的视角看待并解释一条新闻的最重要、最实用的工具。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各位博士、硕士且慢反驳,请听我解释一下。你所受的教育真的将你在各方面准备好,使你能面对今日世界的挑战吗?我不同意这个看法。
今天,我们每个人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得到的资讯每三年便在密度和数量方面各自翻倍。这就意味着,在你为学士学位奋斗的四到六年时间里,世上各个领域可用的资讯已经相当于你入学时的八倍,而你在学校中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已经被更准确、至少是更新潮的信息所补充,甚至所取代了。大学本科的唯一好处是,它的知识比较具有普遍性,因而使你获得有关各种各样题目的不错的资讯组合。尽管这些信息已不再新鲜,它们还是让你了解个大概情况。
然后你收窄了注意力,去拿财务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或其它什么硕士学位。这又用掉你两三年光景,其间有关你感兴趣领域的资讯再一次翻倍了。你又一次落后了。当然你比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要强,但也只不过是稍稍更靠谱些而已。
博士学位也是如此。你进一步专业化,对于社会现象中的某一个方面穷追猛打地探究,而对所有其它东西不闻不问。终于你开始写论文了,你将题目范围内的知识扩充到极致,而且多年来第一次,你在这个特定领域里的知识不再完全过时,因为你来到它新鲜出炉的前方边缘,并且在两到四年的过程中坚守这个位置。然而,这时候你对世界上的其它信息完全失去接触,因为你只管忙自己的专业而没时间兼顾其它。
这,怎能使你在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状态的各种力量面前比别人更有本领作出正确决定呢?恐怕不行。我有把握这样讲,因为我们只要看看,例如经济领域,有几百个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千方百计试图弄懂它,但是结果怎样,他们并没有交上一份比你我能作出的选择更优异的答卷。为什么会这样?
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如此复杂的程度,即使我们中间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也不能彻底理解它。我们能接触到太多的资讯,但根本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可靠的、中肯的、一致的、公平的、正确的。雪上加霜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或教育的利益所在往往使虚假信息满天飞、真实情况秘而不宣,而我们这个社会却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选择。
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受教育?
不,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如果你想依赖教育给你带来优势的话,那是不行的。因为全部信息就在空气中漂浮着,它给每个人带来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帮助还是伤害。那么你需要用什么来建立竞争优势?你必须认识到,不是教育,而是批判性地分析信息的能力,使你具有潜在优势。现代化的工作人员不一定在教育上高人一筹(尽管他的老板可能相信学历,特别是名校学历),但是一定要有突破定式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有能力对事实进行了解、评判、收集、查验,要使用直觉,与他人合作,善于谈判和辩论。
在过去,世界上谁能比别人更多、更准确、更及时地抓住可供利用的知识,谁就具有优势。聪明人知道你不是被魔鬼附体而是生病了,他们就有了优势。他们能给你治病,这给他们带来地位、权势。他们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因此他们就能做你所不能做的事。这个信息可得性方面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能得到同样的资讯。今天的困境在于:你能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辨识那些正确的事实、正确的方法,区分出在正确时段上适用于正确人群的资讯呢?
这个技能与其说关乎你所受的教育,不如说更关乎你如何思考问题、花时间思考哪些问题这一点。你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不教这个。现代教育课程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模式,认为你只要把尽可能多的信息装到脑子里,你就获得了优势。他们还没有明白,今天的优势不在于信息量,而在于信息的清晰度。分辨事实的能力、基于相关情报作出决断的能力,收集与所面临问题直接有关的反馈的能力,这些才是使未来的工商企业和业务人员得以解决未来时代的困难问题所需的素质。
分类:评论标签:

《纽约时报》千万不要上大学?


《纽约时报》千万不要上大学?

By JACQUES STEINBERG 译:Kevin Ren
在美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是死记硬背(除了成为电视真人秀节目明星之外),一些人肯定会下意识地声称:获得一个大学学位。
四年的高等教育将带来一份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幸福的生活这一理念,已经被灌输到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潜意识之中。这个月,在全美各地的毕业典礼上,我们肯定会再次听到这一老生常谈。但这项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也有其阴暗面。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最新预测,在2006年秋天开始为期4年本科生涯的学生当中,仅有不超过一半的人将在6年内获得学士学位(这项数据不包括未被跟踪调查的转校学生)。
对于那些上高中时排在班里最后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来说,这项数据则显得更加难堪:80%的人或许永远拿不到学士学位,甚至连为期2年的大专学历(associate’s degree)亦无法获取。
这就意味着,在支付了一大笔学费之后,没有拿到一个可予以证明的学位。
一些经济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人数不多,但颇具影响力)正在推动另一条路径:对一些学生来说,最好不要上大学。他们表示,是时候给那些不可能成功获取学位或不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发展一些可信赖的替代之策了。
是否每个人都得上大学,并非一个新问题;在各种书籍和论文中,这个话题已经被讨论了好些年。但经济危机导致许多财政困难的州削减了对高等教育的资助,进而使人们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呼吁拓展高等教育替代路径的人士包括,俄亥俄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韦德(Richard K. Vedder)、美利坚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列尔曼(Robert I. Lerman)、政治学家查尔斯·穆雷(Charles Murray)以及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詹姆斯·罗森鲍姆(James E. Rosenbaum)。他们呼吁,通过延长高中教育和在企业实习等方式,使一些学生在短期内获得集中的职业技能培训。
“跟10到15年前相比,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纳米外科医生,”华盛顿非盈利研究机构高校学费与绩效中心(Center for College Affordability andProductivity)创始人韦德教授说。“但跟护士助理未来的需求量比较起来,这个数字依然相对较少。在未来10年,我们将需要数十万名护士助理。”
对这些人才的培养,或许可以在高等教育体系之外来进行。他补充说。
许多工作根本不需要大学学位。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未来十年预期增速最快的30种职业中,仅有7种工作通常需要学士学位。
在增速最快的前10种工作中,仅有2种需要大学学位:会计(需要学士学位)和高校教师(需要博士学位)。但跟注册护士、家庭健康助理、客户服务代表和店员的需求量相比,它们的增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些工作都不需要学士学位。
韦德教授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联邦政府199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15%的邮递员拥有学士学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中一些人本可以用他们上大学花的钱购买一套房子,”他说。
美利坚大学经济学家列尔曼教授表示,对一些高中毕业生来说,学会如何自律,如何在工作场所与人沟通,或许对他们更有好处。
对雇主进行的多项调查显示,这些是雇主最为看重的技能,甚至排在了学历之前。2008年对华盛顿州2千多家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许多雇主看来,刚加入公司的员工最为欠缺的似乎是,“解决问题和决策、”“处理冲突和谈判、”“与他人合作”及“积极倾听”等方面的能力。
然而,尽管用人单位有此需求,但在推行全国教育标准(这些标准所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为上大学做好准备)的过程中,或许将传授这类技能的职业培训项目,一直充当着牺牲品的角色。
一些教育家建议彻底变革传授工作准备技能的社区学院体系,而列尔曼教授则主张,政府和雇主应该向在职实习培训项目投入一笔可观的资金。比如,他以赞叹的口味提及CVS连锁药店的一个项目:许多怀有抱负的药剂师助理,以学徒身份在这家连锁药店旗下的数百家店铺工作,其中的许多人实习完后继续深造,最终成为正式的药剂师。
“医疗卫生领域是人力资源情况不理想的一个明显例子,”他说。“我将与一些重要的雇主合作,开展这类培训项目,进而让实习生熟练掌握这些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
就此类项目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拥有一项完美的模式。但列尔曼教授引用了一个德国实习生去年夏天对德国在这方面的做法进行的一项研究。这位女实习生发现,在通过毕业考试(Abitur,这项考试可以让一些德国学生上大学几乎不用交学费)的德国高中毕业生当中,有40%的人选择在贸易、会计、销售管理和电脑等行业实习。
“一些完成实习工作的学生,比大学生更受欢迎,”他说,“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工作场所的管理经历。”
然而,在敦促一些学生远离4年大学教育的同时,包括列尔曼教授在内的学者们也正在触及与教育体制相关的一项不可侵犯的理念。至少,有些人或许会指责他们降低了对某些学生的期望值。一些批评者甚至声称,这种方式无异于教育歧视,因为许多从大学辍学的学生,都是黑人或非白种族的拉丁裔人。
佩吉·威廉姆斯(Peggy Williams)是纽约郊区一所以黑人和拉丁裔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的指导老师。他深知,让更多学生上大学,是一种更稳妥的做法。
“假如我们对孩子们说,‘你不符合条件,你不应该上大学,’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经历一种或许可以让其成长的环境的机会,”她说。
但威廉姆斯女士说,如果她所在的弗农山高中(Mount Vernon High School)的职业教育项目能更好一些,她更愿意建议一些学生离开为上大学做准备的教育轨道。她说,在过去10年间,烹饪、护理、牙科和加热和通风系统维修等课程被取消了。在今年的毕业生中,或许仅有1%的学生完成了职业培训课程,而十年前的这一比例为40%。
还有另一条反驳别上大学的理由: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拥有大学学位的人通常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挣得多,失业风险更低。
平均而言,甚至那些上过几年大学的人,也比那些仅仅高中毕业的人挣得多,而且面临更低的失业风险,西北大学校长、经济学家莫顿·夏皮罗(Morton Schapiro)如是说。
“即使你没有得到那个用羊皮做的证书,你也会获得一些回报,”夏皮罗说。
他警告说,对于那些或许不会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所选工作的人来说,不要忽视大学教育(即便是一个不完整的经历)带来的无形收益。
“这不仅仅关乎经济回报,”他说。“无论你是否完成大学学业,上大学有助于培养审美力,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和投票行为。”
尽管如此,在提醒不可能获得大学学位的学生对前方的危险道路保持警觉方面,高中指导老师和教师现在做得还不够。罗森鲍姆教授说。
“我不是在说,不要拿学士学位,”他说。“我说的是,高中毕业之后,让一些学生先获得一些资质,取得一定的进步,然后,如果他们想进一步深造的话,他们就可以这样做。”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俄罗斯学者呼吁当局调查十月革命和列宁(图)

 

俄罗斯萨兰斯克市博物馆展出的古拉格集中营受迫害者照片。一名东正教神父认为列宁比希特勒还要残酷,希特勒并未屠杀德意志民族。但在列宁和共产党统治期间,千百万苏联民众被处决和迫害致死。
一名俄罗斯历史学者呼吁司法部门调查十月革命领袖列宁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行为。他的举动获得了俄罗斯一些政治势力和教会的支持。
*学者:调查列宁 放弃共产主义 方可成为文明国家*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最近上书有关部门,要求调查十月革命领袖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的极端主义犯罪行为。他在写给俄罗斯检察院下属的调查委员会领导人巴斯特雷金的信中指出,列宁的著作中充斥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所谓的列宁主义的基石就是煽动社会仇视。列宁不但在他的著作中宣传暴力和倡导人们如何进行恐怖活动,列宁本身也领导了恐怖行动。他认为,在法律上对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当年犯下的罪行下一个结论没有时间限制,这只能帮助俄罗斯变成文明国家。
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认为,之所以俄罗斯社会目前面临众多问题,国家无法发展和不能前进,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当年的那段历史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反思。他认为,只有彻底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标志,俄罗斯才能走上文明发展的道路。
*列宁著作比希特勒的书更极端*
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的举动获得了俄罗斯的一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代表民族主义势力的俄罗斯民族联盟领导人杰姆什金说,他完全同意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的观点。
杰姆什金说:“我认为,列宁的著作甚至比希特勒的书‘我的奋斗’更极端主义。我没有任何疑问,在经过调查后,列宁的书将被认定为宣扬极端主义。因为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呼吁屠杀一系列社会阶层,他还呼吁斗争教会神职人员,他也呼吁没收富农、地主的财富等,这一切都代表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教会:学习德国 认真反省共产党犯罪历史*
俄罗斯东正教会也表态支持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东正教会负责同司法部门联络和互动的神父斯米尔诺夫说,列宁要比纳粹法西斯领袖希特勒更邪恶。他认为,希特勒并未屠杀德意志民族。但在列宁和共产党统治期间,千百万苏联民众被处决和迫害致死。
这位东正教神父认为,在俄罗斯随处可见列宁塑像,许多街道还仍然以列宁的名字命名。对俄罗斯社会中的许多人来说,列宁仍然保持正面形象,因此调查列宁和列宁著作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行为,可以撕掉列宁华丽的外表,让更多人认清列宁的本质。他还特别强调,二次大战结束后,德国人对希特勒的罪行进行了认真反省,在这个方面,俄罗斯应该向德国学习。但斯米尔诺夫神父承认,他不太相信俄罗斯司法部门将真的对列宁展开调查。
*共产党:马列主义是科学*
针对调查列宁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呼吁,俄罗斯共产党立刻回应抨击。来自俄共的国家杜马议员索拉维耶夫说,就如同哲学、人文科学等一样,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科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他认为,有关的呼吁,以及试图下葬列宁的举动都是克里姆林宫的阴谋。这位共产党议员说,普京政府目前面临日益高涨的社会不满和抗议情绪,提出下葬列宁以及调查列宁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这可以转移舆论关注的焦点和人们的视线。
*继续推动下葬列宁*
目前已决定参加俄罗斯最西部的加里宁格勒市市长竞选的杰姆什金透露,他领导的俄罗斯民族主义组织和其他一些政治势力除了将支持历史学家拉夫罗夫的倡议外,他们还将继续推动下葬列宁。
杰姆什金说:“我们将争取把列宁遗体从红场迁走。我最近刚写信给东正教大牧师,请求他支持我们的这些行动。为此我们将继续组织一些活动,我们不会停下来。”
*文章过于极端 统治者害怕收入列宁全集*

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透露,列宁撰写的许多文章并未被收集到列宁全集中公开对外发表。因为列宁在他的这些文章中直接呼吁国家恐怖主义,并教导人们如何从事推翻政府的游击战争,执政者害怕公开这些文章将影响稳定,同时也会抹黑列宁的形象。

俄罗斯学者呼吁当局调查十月革命和列宁(图)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光诚自由!: 40余位狱中良心犯简况汇总

光诚自由!: 40余位狱中良心犯简况汇总: 说明:截止2012年8月,包括两位被“东师古”在家画地为牢的公民北京刘霞和上海冯正虎。小乔据网络资料汇编,首发https://twitter.com/lisalee89 .因推特容量限制此文部分内容有增加。欢迎转载、扩散。有爱心人士愿为狱中良心犯和家属提供帮助可联系文中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