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年 人将永远不死?
从科学角度而言,人脑在当前依然是研究不透的谜。(Getty Images)
【大纪元2012年07月27日讯】(本文转自284期【新纪元周刊】“特别企划”栏目,共有三篇文章。
疯狂超人?库兹威尔其人 文 ◎ 李晓宇
思辨:2045年人类将不死? 文 ◎ 辛念慈
机器取代人类?一个反人类的科技梦想 文 ◎ 王华)
中国自古名言:“人是万物之灵”。但痴迷于现代科学的人们则执狂追求于取代人类的科技。
当机器人真能取代人类时,是人类的永生?还是灭亡?
而至今尚未能解开的人体之谜,是否也是科学永远也无法到达的神秘之境,那执迷科学万能的结果,也许只是缘木求鱼,钻入永远也抵达不了目的地的死胡同……
疯狂超人?库兹威尔其人
文 ◎ 李晓宇
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AFP)
雷.库兹威尔(Ray Kurzweil)是发明家、未来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提出极具争议的“奇点理论”。有人说,他是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有人则认为,他是最疯狂和怪异的人,崇拜者索性就叫他“超人”。
库兹威尔1948年诞生于纽约皇后区一个笃信技术创新的犹太家庭,从小就被认为是个神童。12岁时他发现了最能够发挥自己创造性特长的工具——计算机,22岁时他从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27岁时他开发出第一个文本语言合成系统和第一个CCD平板扫瞄仪,28岁时他发明了第一个多种字符光学识别系统和第一个为盲人使用的印刷阅读机,36岁时他研制出第一个电脑音乐键盘(Kurzweil 250)。
他创建过10家公司、卖了其中五家,他还写过五本书,获得了13个荣誉博士学位,2002年他荣登美国发明家名人堂,还获得了美国最高数额的发明创造奖。比尔.盖茨曾两次邀请他赴家宴,并称他是“最具洞察力的思想家和未来学家(visionary thinker and futurist)”。2006年,他在各个主要大学或著名会所举行了40场演讲,每次出场费2万5000美金。他还发起了对冲基金FatKat,试图用人工智能建立交易模型来战胜市场。曾经有一部名为《超验的人》(Transcendent Man)的纪录片讲述了他的生平和观念,他的崇拜者索性就叫他“超人”。
库兹威尔和他的数码电子音乐
库兹威尔曾经参与发明一种新技术来取代另一种已成熟了很久的技术:钢琴。钢琴的前身是羽管键琴(Harpsichord),但音乐家对羽管键琴并不满意,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在强度上没有变化。于是,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Bartolomeo Cristofori)发明了一种能做到这一点的琴。他将这种琴叫做“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能发出弱音和强音的大键琴),简称“钢琴”(Piano)。起先钢琴并不普及,但经过改进之后,它在整个19和20世纪成为了西方人最喜爱的键盘乐器。
起先钢琴并不普及,但经过改进之后,它在整个19和20世纪成为了西方人最喜爱的键盘乐器。(AFP)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电子钢琴出现,几乎成为传统钢琴的威胁。电子钢琴有很多优点,例如不需要调音、能发出全套声音、自动伴奏等。但电子钢琴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特点:真正的钢琴音。后来,通过使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弥补了这种缺陷。今天,电子钢琴的音质已经超越立式钢琴(这种钢琴曾在传统钢琴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如今电子钢琴销售量与日俱增,正渐渐主宰钢琴市场,传统钢琴的销售量则持续下降。
电子钢琴出现,几乎成为传统钢琴的威胁。如今电子钢琴销售量与日俱增,正渐渐主宰钢琴市场。(AFP)
库兹威尔的《精神机器时代》一书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其中有一段提到创建库兹威尔音乐系统的情况:“我与斯蒂夫.旺达(Stevie Wonder)保持着联系,1982年有一次我们在他的洛杉矶新录音棚里碰头,他对乐器世界的状况大发感慨:一方面是声学乐器,像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它们给音乐家提供丰富而复杂的声音,但是对它们的声音满意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们所受的限制,许多音乐家只能演奏一或两种不同的乐器,甚至如果有人能演奏更多乐器,但不能同时演奏。许多乐器是‘单音’模式,仅能够奏单音,在塑造声音方面有很多限制。
另一方面是电子乐器世界,它们没有局限性。在计算机化的世界,你能在音序器中录一条音乐,回放它的时候又可以录另外的音序,这样一个个声部构成多乐器作品。你能够编辑错误的音符而无须整个再来,你能够重叠多种声音,修改它们的声音特性,非实时演奏乐曲,使用大量其他变化技术。这里只有一个问题,电子世界的声音太薄,有点像风琴,或者电风琴。
‘不够理想。’斯蒂夫.旺达沉思道:‘如果我们能够把极为灵活的计算机控制方法用来控制漂亮的声学乐器该有多好?’我想他的想法完全可行,这就是建立Kurzweil音乐系统的初衷。
斯蒂夫.旺达成了我们的音乐顾问,我们努力把两个音乐世界联合起来。1983年6月我们表演了250的工程原型,1984年推向市场。库兹威尔 250可以被看作第一台成功地模拟复杂的大钢琴和全部管弦乐器声音的电子乐器。(我于1990年将库兹威尔音乐系统出售给一家韩国公司‘英昌’,它是世界最大的钢琴制造商。库兹威尔音乐系统在电子乐器界仍然是领先的牌子,产品销往45个国家。)
1983年,英昌KURZWEIL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PCM方式的音源采样技术,此后,英昌KURZWEIL在美国波士顿创建了电子乐器研究所,并在那里开发出了电子乐器核心部件:新一代音频芯片。该芯片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KURZWEIL电子乐器系列产品当中。通过先进的原音采样技术和多年精心研究和分析打造而成的英昌KURZWEIL新一代音频芯片,可通过数码钢琴模拟出大型钢琴雄壮的音域,并实现真实的原音演奏。”
库兹威尔和他的长生不老实验
今年63岁的库兹威尔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他自称从各项指标来看他的生理年龄只有40岁。据他自己说,这是他每天服用超过230片维生素、抗氧化剂和其他补充剂药片的结果。他说这些“药丸”都特别大个,基本上都是他自己选的,并称他身体的荷尔蒙分泌和营养机能只有30岁。
库兹威尔每天服用超过230片维生素、抗氧化剂和其他补充剂药片。(Getty Images)
在2004年出版的《神奇之旅:长寿以至永生》(Fantastic Voyage-Live Long Enough To Live Forever)一书中,他介绍说,自己的父亲58岁便死于心脏病,这种记忆让他下决心从年轻时就通过服用大量药品来改造自己身体的化学成分,“让老化过程慢下来”。
他的长生不老计划就是身体“再构(reprogram),终止老化(stop growing old),大量的吞噬‘药丸子’,让身体化学化(chemistry body)。”他在实施他的长生不老计划的时候并不是出于宗教的原因,而是完全的理性计算(math)。根据他的计算,库兹威尔认为这种方式能让自己活得超过100岁,然后就能够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一台计算机里,这便是他为自己所设计的从长寿通向永生之旅。
库兹威尔和他的奇点大学
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简称SU)设在加州硅谷心脏地带、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内,由Google和NASA联合建立,共有六家矽谷公司出资,距谷歌、雅虎、因特尔和思科等公司仅一步之遥。奇点大学的名字源于该校名誉校长、未来学家雷.库兹威尔的“奇点理论”。
学校采用独特的九周教学制,虽然学制很短,但学费高达2.5万美元。在广泛征求诺贝尔奖得主等世界一流学者意见基础上,该校计划设立未来学、网路和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医学和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能源、航天和自然科学、法律和伦理、金融等10个领域的课程。
学生入学后在前三周学习上述10类课程,接下来三周每人选择一门课程进行深入学习,最后三周将完成某一具体项目。除研究生水平的九周制课程外,该校还计划开设针对企业高管、为期三天或10天的短期培训项目,以帮助企业高管们了解所在行业的前沿技术,培养前瞻性思维。
“奇点大学”于2009年6月招收首批30名学生。库兹威尔是这里的灵魂人物,没有谁比他更能够代表一个发明家和技术至上主义者,奇点大学的每期教授课程均由他教授第一堂课。
奇点大学颇得企业和媒体的追捧,不过美国主流学界对其认同度并不高。不少学院派人士拒绝认可奇点大学、奇点峰会的“民间科学家”们所从事研究的严肃性,计算机智能领域的权威核心期刊《IEEE智能系统》编委会的审稿成员甚至不愿意提到“奇点”这个词。在学院派看来,奇点主义者和他们的主张不符合学术规范,乏实证性的研究支持,难以进入严谨的科学议题。同样关注未来的《连线》杂志创始人、技术哲学家凯文.凯利曾含蓄地批评说,奇点理论的提出让库兹威尔自己有利可图,而理论本身则过于“简便”了。◇
本文转自第284期【新纪元周刊】“特别企划”
http://mag.epochtimes.com/gb/286/11015.htm
==============================================================
思辨:2045年人类将不死?
文 ◎ 辛念慈
从科学角度而言,人脑在当前依然是研究不透的谜。(Getty Images)
库兹威尔认为,机器将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我完善,超越人类本身,纯粹的人类文明将在2045年终结。但从最新科学角度而言,人脑在当前依然是研究不透的谜,那么由人类自身发明的技术怎能对人类的大脑进行逆向工程,超越其智能呢?
人是由物质和思想构成的,假如一个人的大脑里的所有信息都能通过某种转换而进入另一个载体中,这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继续下去,这就是雷.库兹威尔(Ray Kurzweil)所称的“Immortal”(不死)。他所说的不死,不是肉体的不消亡,而是把人脑信息传输给电脑,让电脑来继续人的思考。不过,这样的机器能称之为人吗?还有,人的思维真的有可能植入电脑吗?换句话说,电脑智能真的能够超越人脑智能吗?
奇点的概念
“奇点”(Singularity)是一个冷僻的英文单词,它本来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学术名词,表示“时空中一个普通物理规则不再适用的点”。但在本文讲述的奇点理论(Singularity Theory)中,库兹威尔用它来表示电脑智能超越人脑智能的那一时刻。库兹威尔认为,这个时刻即将来临,他甚至已为此列好了日程表。他早在2005年所著的《奇点来临》(Singularity is Near)一书中就宣称:“在奇点来临之时,机器将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我完善,超越人类本身,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纯粹的人类文明将在2045年终结。”
摩尔定律(Moore's Law):摩尔定律是指集成电路上所能容纳的晶体管的数目每两年翻一番。摩尔定律出现已有约47个年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描述了这一现象。摩尔此人通晓集成电路,于1968年与人共同创建了英特尔公司。但是摩尔最近几年曾说过,摩尔定律的这一趋势只能再延续10到20年,因为“我们快接近原子大小的规模了,而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障碍。”摩尔认为在那之后只能制造更大的芯片来提高计算机性能。
英特尔公司的创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曾表示,摩尔定律的这一趋势只能再延续10到20年。(Getty Images)
按照摩尔这里提到的根本性障碍这个说法,意味着当电脑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接近原子大小后,就达到了一个临界状态。在这个临界状态下,摩尔定律就失灵了,所以摩尔认为此前晶体管数量两年翻番、电脑性能提高的趋势只能再延续10到20年。因为人类突破不了原子这个极限,所以电脑芯片技术的发展也就遇到了根本性的障碍。
那么如果这个根本性的技术障碍发生在库兹威尔所认为的奇点之前,也就是说,摩尔定律在人类技术能够制造出与人类智能相当的计算机硬件之前就失效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计算机技术在晶体管达到原子大小之后就达到顶峰了,不能够再发展了,相应的,库兹威尔曲线在到达奇点之前就被障碍住了。
加速循环规则
库兹威尔认为,技术的力量正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向外扩充,人类正处于加速变化的浪尖上,这超过了历史的任何时刻。他说,更多的、更加超乎我们想像的极端事物将会出现。这意味着什么?到那个时候,一个刚出生的小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库兹威尔相信:贫困、疾病和我们所依赖的能源之类的话题都将成为过去式。他说:“现今,信息技术正在加倍地产生力量,以每年两倍的速度在提升,10年内就累计成1000倍的力量。科学家们很明显都忽视了这一基本的趋势。”
他这样阐释摩尔定律:在一个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每两年增加一倍,这是说明加速循环规则(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也被称为库兹威尔定律)一个极好的例子。不过如上文所述,摩尔自己也说了,这个趋势只能再持续10到20年。
库兹威尔曲线 当电脑超越人脑
电脑超越人脑是库兹威尔在摩尔定律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称之为库兹威尔曲线(The Kurzweil Curve)。正是根据这一曲线推断的原理,库兹威尔在20多年前就预言:人工智能计算机将在1998年战胜人类的国际象棋冠军,他的这一预言也被后来的事实证明,IBM的深蓝1997年就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一次库兹威尔预言:到2027年,用1000美元的价格可以买到超越一个人(脑力)的电脑;到2050年,1000美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超过全部人类大脑智能(all human brains)的计算机。换言之,40年后花一台电冰箱的价格所购买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超过人类智能的总和。到那时,人类可能已经没有能力驾驭“电脑”。
以时间为横轴,智力水平为纵轴,库兹威尔向人们展示了两条曲线,在起点处位于上方的平缓曲线表示人类的平均智力,随着时间流逝它几乎难以辨别地呈现出小幅波动,从起点处位于下方的曲线则代表着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它也被称为库兹威尔曲线。根据摩尔定律:18个月计算性能上升一倍的规律让它稳定地向上延伸,总有一天,它会与上方的曲线相交,然后刺穿,这个交点就是那个令人们争论不休的“奇点”。
这条曲线基本奠定了奇点主义者的信仰基础。如果你认同计算机能力呈指数式增长,而人类的智力呈线性增长,这个结果几乎就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这条曲线的基础为摩尔定律,假如真如摩尔本人所言,当晶体管小到原子大小后摩尔定律失灵,那么到那时库兹威尔曲线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那么据此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定可靠了。
还有一种很简单的看法是,这两条曲线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同一幅图之上,人类的智力不应该拿来跟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智力、计算机的计算性能相比较,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人类的智能和计算机的性能能是一回事吗?如果它们之间不存在可比性,它们的增长曲线又怎么能够放在一起?都不是同一个维度(dimension)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有交点?不过,技术至上主义者认为,正是根据这条曲线,库兹威尔在20多年前预言了计算机将在1998年战胜人类的国际象棋冠军,结果IBM的深蓝提前一年实现了这一预言,这个例子更加强化了库兹威尔和其支持者的信念。
奇点来临:2045年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
库兹威尔说:“超越人脑智力的计算机将在30年内出现,电脑将与人类整合在一起,通过植入设备,人类可以自由进出虚拟和现实世界并获取网路应用,以至于纯粹的人类将在2045年彻底消失。”
不过,美国主流学界对库兹威尔所提出的将芯片植入大脑、将人类意识输入计算机等理论的认同度并不高。不少学院派人士拒绝认可奇点大学、奇点峰会的“民间科学家”们所从事研究的严肃性;为了避免与奇点理论之间的瓜葛,计算机智能领域的权威核心期刊《IEEE智能系统》编委会的审稿成员甚至不愿意提到“奇点”这个词。在学院派看来,奇点主义者和他们的主张也不符合正统的学术规范,缺乏实证性的研究支持。
传统价值论者认为,奇点永远不会来临。因为电脑智能永远无法模拟人脑智能的某些领域,比如说幽默感、创造性、暧昧、无聊等。(Getty Imges)
传统价值论者认为,奇点永远不会来临。因为电脑智能永远无法模拟人脑智能的某些领域,比如说幽默感、创造性、暧昧、无聊等。如果计算机的计算性能能与人的智能相比,是同类东西,那计算机早已超过人类了,因为很显然,计算机对信息的存储、记忆能力早就比人强多了。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同的东西,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人脑才能够发现新事物,提出新问题,对事情做出预见,指导实践从而变革现实,这其中包括发明和改进电脑。是人脑创造了电脑,并使之为人类服务,没有了人脑的指令,电脑无法运行。
很多研究发现,人脑被利用的部分只有30%。从科学角度来讲,人脑在当前依然是研究不透的谜,那么人类自己发明的技术怎么可能对人类的大脑进行逆向工程,超越其智能呢?原子弹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想原子弹肯定会毁灭世界,但是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结果。毕竟人类在主宰这个世界,一定会掌握好自己所创造的东西。◇
本文转自第284期【新纪元周刊】“特别企划”
http://mag.epochtimes.com/gb/286/11016.htm
==============================================================
机器取代人类?一个反人类的科技梦想
文 ◎ 王华
“人是万物之灵”,机器人真能代替人类吗?(Getty Imges)
当电脑操纵人体,人类就能得到永生吗?被电脑控制的人能等同人类吗?机器人掌控、取代人类,这恰是反人类。百年来,人们崇拜、迷信科技,痴狂追逐的却是一个反人类的科技梦想。
“人是万物之灵”。这句话中国人说了几千年,但真正能理解其中深意的人却并不多,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不重视生命、随意人工流产的年代。
首先,这句话把人提升到了世间最高位置,把人和动物区别开了。其次,把人和机器、甚至和机器人区别开了。
如今像雷.库兹威尔(Ray Kurzweil)这样的科技怪人还很多。百年来,他们对科技的崇拜和迷信,几乎使其丧失了人的本性。比如奇点大学宣称,到2045年,当电脑超过人脑时,他们就会把电脑芯片植入人脑,从而让电脑操纵人体。他们认为这是人类的永生,其实,这正是人类的灭亡。被电脑控制的人还能算是人吗?这样的机器人它会让更多人被机器控制,从而让机器人掌控和取代整个人类,这不是反人类吗?人被自己造出的机器人消灭了,不是最大的悲剧吗?
从库兹威尔设计的电子琴说起。他试图用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来模拟真实的乐队演奏效果,虽然外行人听起来非常逼真,但内行人还是能听出来是电子模拟的,还是有感受上的差别。舞蹈也是一样。
中国古典舞讲究“身法、身韵和技巧”。看过神韵艺术团表演的观众会发现,以前看过一些大陆古典舞演员表演千手观音,她们的舞姿好像无可挑剔,动作也很标准,但就是展现不出观音菩萨的慈悲与美好。有的舞蹈好像机器人那样在做着各种物理运动,缺少灵魂。“身韵”就像灵魂一样让舞蹈散发出神采,传递出美的内涵,表达出文化底蕴。当然,这样的差别只能是有“心”的观众才能感受出来,用科学仪器测定他们的动作,可能结果都是一样的。
电脑没有人的心魂,不具备人的生命特征,它可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也能控制人,但它没有人的心智,不能真正创造性地联想,要超越人是不可能的。那是什么力量让机器人具有超越人的可能性呢?
1997年的5月11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IBM公司的“深蓝”电脑的六局对抗赛降下帷幕。人们都知道深蓝赢了,但人们不知道每场对局结束后,IBM小组的专家都会根据比赛情况相应地修改深蓝的参数,这等于强迫让它学习新东西。不过,电脑能下赢国际象棋,但它下不赢中国象棋,更下不赢围棋。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电脑虽然有“计算\模式识别\类比”这样的固定运行模式,但它永远无法模拟人类的自由意识和自我意识。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需要一个动力,电脑思考的动力是什么?电脑也不能进行自我管理,这些都决定了电脑不可能战胜人脑。
其实电脑背后也有生命,那种来自另外世界的生命在操纵着电脑。人们对外星人的存在已经争论了几十年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让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宇宙太洪大了,目前人类能够了解的只是非常浅、非常少的局部,离真正认识宇宙的真相相差太远。假如外星人的科技远远超过人类,它们就会利用机器人或克隆人来实现它们占领人类的野心,那时人类真的也就没了。
不过,神是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库兹威尔的奇点学说,可以看成是对那么迷信和崇拜科学技术的人敲响的警钟:科技的发展最终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当科技越来越发达时,人类也就越来越危险了。◇
本文转自第284期【新纪元周刊】“特别企划”
http://mag.epochtimes.com/gb/286/11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