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Freedom From Fear》《免于恐惧的自由》

 

关键词:更强大的力量

【选荐】

梁文道,文化评论人。文章《城管到底维持谁的秩序?》收录于一五一十周刊第13期。曾参加Co-China“我在中国”论坛第十二期——从边陲看中国,Co-China X I•CARE(一):动物伦理与道德进步等。

推荐书目:

Freedom From Fear》,Penguin (Non-Classics)2010

这本书收录了昂山素姬的一些文章,其中有关于缅甸文化的学术文章,是她在被监禁之前在英国时的研究。但整本书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就是被用作这本书书名的《Freedom From Fear》——《免于恐惧的自由》。

昂山素姬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很多缅甸人都熟悉有四种原因导致腐坏,第一 种是贪污,因为个人的欲念使得他脱离正确的道路;第二种是偏狭,观点和视野的狭隘使其偏离正轨;第三种是无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最后一种也是最恶劣的——恐惧,恐惧会摧毁我们的是非观,颠覆原本的是非观念和评判标准。

当人们恐惧因为说了某些话,做了某些事而失去工作、财富、地位或者亲人、家庭、自由的时候,恐惧就深深攫取了你,它甚至会让你觉得你原本相信是正确的东西一文不值。
掌权者恐惧权力的丧失,无权者恐惧权力的蹂躏。 如何才能免除这种恐惧?昂山素姬认为任何革命都必须是心灵的革命,我们应该培养一种无惧感,让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被恐惧左右。因为一旦被恐惧左右,我们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来论】

张大军:

非暴力抗争靠什么才汇聚成二十世纪的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和精神运动?非暴力抗争的精神、思想和道德底蕴到底是什么?

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政治哲学深入人心的中国,在唯物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笼罩中国人心灵世界的今天,在有着源远流长的道法自然思想的历史背景下,这是我们在中国提倡非暴力抗争之前必须要思考清楚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非暴力抗争的力量来自精神上的这种信念: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和价值的存在,而不仅仅是物质世界、体制、文化或国家的一部分甚或附庸。这是无形的精神、信念、道德与有形的武器、组织和体制之间的决斗。非暴力抗争是主动的,而这种主动性只能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召”。

因此,非暴力抗争得胜的前提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精神觉醒运动。

(作者为《更强大的力量——非暴力抗争一百年》译者)

川叶:

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就听说一个词“信息时代”。在这个词的浸淫下长大,而又浑然不觉这个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未有这样一个传播技术如此高效的时代。人们知道传播,或者说交流(communication)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之一,这个根基已经完全变了,人类文明会因此而改变吗?

然而在这个时代,“改变”这个词已经是陈词滥调,改变又怎样呢,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

最近有一个叫《KONY 2012》的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在我们上不了的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上,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Kony是乌干达的一个反政府武装首领,是国际刑事法庭第一通缉要犯,犯下了严重侵犯人权特别是儿童的人权的罪行。可是乌干达以外,知道他的人非常少。而他一直逍遥法外。

一些美国人到乌干达后目睹了Kony带给乌干达人民的恐怖,结识了一些乌干达朋友。在这些乌干达人的请求下,他们回到美国后建立了一个组织叫“Invisible Children”,旨在给美国政府施压,最终让他们出动部队帮助乌干达人逮捕Kony,阻止这场没有意义的内战。

美国政府可不会去做这种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事情。换句话说,乌干达既不是美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重要合作伙伴,也不是美国产品的消费市场,乌干达人民的死活,为什么要美国公民的税款以及军队的安危来埋单呢?

从中国政府坚持的“原则”来说,这个问题也没得说,这是乌干达的内政,是不能干涉的。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政府对待“人权问题”的虚伪了,从根本上他们并不关心是“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这个问题,他们只是保持了功利的传统而已。

可是,这件事有意思的就是,在Invisible Children不遗余力地在各地,在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上进行宣传以后,20个文艺界人士,12个政治界人士都加入了这场“请愿”活动中。

去年,美国政府同意派出一小队人马,去协助乌干达政府逮捕Kony,不过或许是投入太少,行动没有成功。然而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美)的民间“请愿”活动也通过网络传播开来,此起彼伏。

这个行动的发起者的愿望,就是要最终人类各国联合起来,把这个反人类分子Kony正法。这行动很正义,却不能不说没有争议,它不符合传统上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决策套路。这样的行动,甚至在现代社会闻所未闻。这种自下而上的“国际主义”究竟最终会给人类带来“大同”还是混乱呢?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估计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越来越多的声音说网络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网络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甚至以前许多不可能的政治构想——曾经因为技术上不可能而不可能,现在突然有了实践机会。精英主义的奉行者不得不担心这会让民粹主义疯狂生长;自由主义的奉行者不得不担心网络上汹涌不可挡的“民意”践踏了规则。

但无论如何,自下而上,如今在技术上可行,只是后果,还缺乏研究。它的力量,已经被无数网络中的“小事件”见证过了。KONY 2012行动,无疑只是网络中的一个小事件,我们只需计算网络数据的量级便可得出这个结论——然而它的发起人信心满满地认为,如果它成功,这将是改写人类历史的“大事件”。网络中的小事件,人类历史的大事件,这听起来意味深长。

这也难怪我们无法访问前面提到的三大网站了。我们有优酷土豆、人人网和新浪微博,我们也有很多棘手的国内社会问题和悲剧需要去关心——自下而上地去关心。“因特纳雄奈尔”我们大概可以先放一边,腾出不少精力关心自己,我可以说我国的互联网管理者还是“很贴心”吗?

【余谈】

相关周刊:昂山素季:一个女人的自由路——一五一十周刊第47期

编辑:黄海

什么是“更强大的力量”?在我看来有两点,一是这种力量是真实的,没有被神化;二是这种力量超越个人利益,被更广阔更悲悯的情感所支撑。

在编辑以昂山素季为主题的这期周刊时,我分明感受到这样的力量,但同时也感慨于伴随而来的代价。这期周刊缘起于同名电影《昂山素季》公映——正如导演吕克贝松所言,昂山素季这样的人物“在大多数时候,你爱她,但有些时候,你却不得不恨她,她就像一座钢铁铸成的建筑,意志坚强,不太表露自己的感情。”她遭监禁多年,抛弃家庭生活,离开丈夫儿女,以国家为志业,当然让人佩服她强大的内心力量,但她的铁石心肠也让人唏嘘。

我无意作出价值判断,我只是在编辑的过程意识到,每一个拥有“更强大的力量”的人,要实现他/她比常人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必须做好付出相应代价的准备。其实又何止昂山素季,在我国,为了比个体更大的目标而牺牲的,哪个年代又会少了?甚至可以说,一个人之所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就在于他/她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代价。

读者可能会追问这样的生活是否值得。这样的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但正如该期周刊标题所示,昂山素季这样的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因为她自主选择并追求她希望的人生。从这一角度出发,她和她的精神同路人毫无疑问是值得欣赏的。

沒有留言: